国家介绍

法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法国是西欧面积大的国家,位于欧洲大陆西部,领土呈对称的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岸,高高耸立的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分别是法国与意大利.西班牙天然的地理分界线。法国的大部分领土都处于平原和丘陵之上,美丽的塞纳河从心脏地带流过,滋润了巴黎盆地广阔的土地。
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大岛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西欧高峰。
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马恩河(525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气候: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区达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气温:一月西部及南部4-7℃,东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东部21-24℃,大部分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矿产:铁、煤、铝土储量较丰富,还有铅、锌、铀、钾盐等。森林覆盖率26.4%。
海岸:法国蓝色海岸是著名的海岸风光观光地带。

 

国民经济
法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人均GDP达到42747美元。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法国商业十分发达,创收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电子商务在法国异军突起,2009年法国网购销售额达250亿欧元,与2008年同比增长了26%。据FEVAD预测,2010年电子商务的营业额有可能超过300亿欧元,增长24%,2012年将达450亿欧元。巴黎是世界性的消费中心,大量的高档时装、香水、化妆品以及波尔多红酒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法国铁矿蕴藏量约为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煤储量约为210亿吨(其中褐煤100亿吨),有开采价值的约为14.7亿吨。铝土矿储量约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水力资源约为1000万千瓦,核能,水力资源和地热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000万公顷,占欧盟森林总面积的25%,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2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6.7%。
法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法国是欧盟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机械化是法国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
法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超过本国人口。2010年,法国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适合居住的国家。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举世闻名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法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法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出口总额位列世界第六,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四。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民族文化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侦探小说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侠盗亚森罗平,和乔治•西姆农的梅格雷探长。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
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车环形赛等。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每年5月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它是世界上早、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为期两周左右。1956年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

新闻出版

主要报纸有:《费加罗报》、《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解放报》、《巴黎日报》。地方报纸主要有:《西部法兰西报》,它是法国发行量大的报纸;《北方之声》;《独立报》;《阿尔萨斯消息》(DNA)。主要周刊有:《快报》、《观点》、《新观察家》、《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杂志》等。法国约有6000家出版社。
通讯社有: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1835年创立。法国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75年,下设6个广播电台。此外,还有国家广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资的17个独立的地方台。为加强对外宣传,国家广播公司专设独立的法国国际台,对外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1982年政府通过法令,取消国家对电台的垄断,允许私人和团体设立电台。目前,全国私营电台近1300家,主要有卢森堡电台、蒙特卡洛电台、欧洲一台等。现有4家全国性国家电视台。20多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线电视台,另有许多可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台有France2,France3等等,法国的电视一台TF1隶属于法国布依格集团,是巴黎歌剧院一家私人电视台。

电信

法国有三家拥有独立电信网络的公司,分别是法国电信France télécom.(Orange),法国无线电(SFR),布依格电信(Bouygues télécom)。

名胜古迹

巴黎凯旋门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广场(现称戴高乐将军广场)的中央,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凯旋门由建筑师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8月奠基,历时30个寒暑,于1836年7月落成。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楼以两座高墩为支柱,中间有电梯上下。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凯旋门;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
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建于1887-1889年。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卢浮宫 (Palais du Louvre)是法国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原是一座中世纪城堡,16世纪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至18世纪为现存规模。占地约45公顷。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其全部工程于1857年完成。在卢浮宫口字形正殿的西侧,伸展出两个侧厅,中间的空地形成卡鲁赛广场。宫的东侧有长列柱廊,建卢浮宫筑巍峨壮丽。其画廊长达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期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达40万件。卢浮宫美术博物馆分为6大部分:希腊和罗马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埃及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雕像馆;历代绘画馆。展览按不同流派、学派和时代划分。一层展出雕刻,二层油画,三层是素描和彩粉画。八十年代初,法国政府实施扩建和修复卢浮宫的“大卢浮宫计划”。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规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筑上的价值而著称。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绪利曾设想将两座较早的巴西利卡式(长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奠基,高圣坛于1189年举行奉献仪式,1240年唱诗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门廊、祈祷室和其他装修在其后的一百年中陆续建成。内部平面130×48米,屋顶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顶始终未建。教堂经过历代的损坏不得不于19世纪重修,只有三个巨大的圆花窗仍保持着13世纪的彩色玻璃。后堂的飞扶垛特别雄健优美。
巴士底狱遗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军事堡垒。“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1380-1422年,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毁了巴士底狱,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1830年,法国人民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在监狱遗址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大家在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国将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先贤祠
先贤祠 (le Panthé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先贤祠中的艺术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大仲马、居里夫妇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2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是已故总统蓬皮杜于1969年决定兴建的,1972年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地上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法国小镇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著名广场和世界上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始建于1757年,是根据著名建筑师卡布里埃尔的设计而建造的。因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广场”。1793年大革命时期,巴黎人民奋起捣毁了路易十五的铜像,并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此时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又将其改称为“协和广场”,后经名建筑师希托弗主持整修,终于1840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路易-菲利普于1831年从埃及卢克索移来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迹。石碑两侧各有一座喷水池。池中精致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广场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别象征着8座在法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鲁昂、布勒斯特、里尔和斯特拉斯堡。
法国迪南老城
香榭丽舍大街 (Avenue des Champs-Elysees)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全长约1800米,街道宽处约120米,是横贯巴黎且具特色、繁华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丽舍”是“田园乐土”的意思。过去,这里曾是一片低洼潮湿的空地。17世纪路易十四在位时,曾在这里植树造林,使之成为专供宫廷贵族游乐的禁区。后来,杜勒里公园的东西轴线向西延伸,在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长的林荫道。以后又加扩展,1709年才将其命名为香榭丽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罗斯福大街(Av. Loosevelt)为界,分成风格迥异的东西两段。幽静的东段体现了田园风光,长约700米,一排排梧桐苍翠欲滴,街心花园夹在万木丛中时隐时现。西段长1100多米,西端的星形广场中央有巍峨雄伟、遐迩闻名的凯旋门。东端的协和广场南北两端有波旁宫、玛德琳娜大教堂。协和广场是巴黎的另一个交通要冲。香榭丽舍大街还有大、小展览宫和爱丽舍宫等名胜古迹。法国的一些重大节日──7月14日国庆阅兵式、新年联欢都在这条著名的街道上举行。

历史名人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 :1622年1月15日生。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参加剧团以后用的艺名。莫里哀10岁丧母,外祖父经常带他去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50年代,莫里哀开始编演一些闹剧及喜剧,如《冒失鬼》(1653)。1658年回巴黎主要从事古典主义喜剧创作,一系列作品问世,如《可爱的女才子》(1659)、《斯卡纳莱尔》(1660)、《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创作高峰阶段,主要剧作有《伪君子》(1664)、《唐璜》(1665)、《吝啬鬼》(1668)等。1668年以后,莫里哀还写了一些讽刺作品。莫里哀一生写了30多部喜剧。他塑造人物性格适当引入了闹剧因素,充分运用日常语言,对喜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莫里哀于1673年病逝。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Soleil,英语:the Sun King),是法国波旁王朝著名的国王,纳瓦拉国王,巴塞罗那伯爵,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在位。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则于1640年出生。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和榜样。
伏尔泰(1694-1778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优秀的诗人”。原名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笔名。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由盛转衰,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青年时代因发表反对封建贵族统治的作品,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1725年出狱后,旅居英国三年。他主张“开明君主”统治,实行君主立宪。伏尔泰创作了许多作品,他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著作有:《哲学辞典》、《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路易十四时代》等。还写过有关中国的历史剧《中国的孤儿》。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生于日内瓦钟表匠家庭。当过仆从、秘书、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认为私有制是人民群众遭受社会压迫的根源,但不主张彻底消灭私有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旧译《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等。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年):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8-1814年)。生拿破仑•波拿巴 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毕业于巴黎军事学院,曾任炮兵少尉、少校。1793年在土伦战役中立下战功,被破格提为准将。督政府时期率军进攻意大利(1796年)和埃及(1798)。1799年11月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称帝。1812年对俄战争溃败,帝国瓦解。1815年在滑铁卢战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才华横溢,创作力经久不衰,文学生涯达半个世纪之久。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童年时随父到过意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时代他走上了为社会进步而斗争的道路。1931年发表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表现出作家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维克多•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维克多•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维克多•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维克多•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62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维克多•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后一部小说《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于巴黎。维克多•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维克多•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现代雕塑艺术之父。1874年,罗丹的《青铜时代》入选官方沙龙。《青铜时代》是依据真实人物所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实。由于塑像跟真人一般大小,人体肌肉筋骨又十分逼真,展出后引起轰动,评选委员会内甚至有人宣称他是从尸体上模印下来的。幸亏布歇出面为罗丹申辩,他才不至于遭受更恶毒的污蔑。
儒勒•昂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lé,1854—1912),法国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理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庞加莱被公认是19世纪后和20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继高斯之后对于数学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后一个人。他对数学,数学物理,和天体力学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基础性的贡献。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福楼拜 19世纪中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居斯达夫•福楼拜,1821年12月17日出生在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主要作品:《包法利夫人》《萨朗宝》《情感教育》《圣安东尼的诱惑》《圣•玉连外传》 《一颗简单的心》《布法与白居谢》

法国国歌

自由的赞歌--马赛曲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受群众喜爱、流行广的,是自由的赞歌--马赛曲。
马赛曲的作者名叫鲁热•德•利尔。这首新歌,原名为《莱茵军进行曲》,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由德•利尔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传遍了全国。三个月以后,法国第二大城马赛的工人革命队伍高唱这首歌曲,浩浩荡荡地开进巴黎;马赛的俱乐部每次召开会议,开始和结束时都必定演奏这支歌曲;马赛人在行军路上也高唱这支歌。《马赛曲》因此得名。 1795年,《马赛曲》正式定为法国国歌。以后,这支歌曾被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仑三世废止过,到1879年才重新成为法国国歌。
马赛曲,一首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激昂乐曲,传唱于法国南部抗击奥地利入侵的救国义勇军中。1792年的那个漆黑的夜晚,莱茵营的工兵中尉德•李尔通宵达旦,用满腔激昂与丰沛才情谱写了这段永恒的乐章。
后来,路易十六人头落地,激怒了全欧洲的王室成员,普、奥、俄、英、西等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国民公会宣布了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大量法国青年正是在马赛曲的雄壮歌声中开赴前线。不到一年的时间,战场已经转移到国境之外,1795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式确立马赛曲国歌的崇高地位。
通过“雾月政变”而执掌政权的拿破仑,没有停止征讨的号角。在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后,拿破仑不仅率领法国军队成功粉碎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法同盟,而且征服了欧洲大部分领土。从比利牛斯山延伸到涅曼河,从北海延伸到亚得里亚海,马赛曲的强悍音符响彻寰宇,震撼人心。凯旋门右侧门柱的浮雕也被命名为马赛曲。其中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前进。在她神圣宽广的羽翼下,一群志愿军战士,或高歌猛进,或负重前行,马赛曲的雄壮号角再次响起,映衬着香榭丽舍大道每一天的朝阳万丈和落日余辉。
弗朗索瓦•吕德完成凯旋门的雕塑任务时,已经52岁了。这位与德拉克洛瓦齐名的雕塑大师,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又有浪漫主义的激情,为那段辉煌而悲壮的历史刻下了与音乐同名的经典。
为了迎接拿破仑胜利归来的军队,1806年,伟大的凯旋门破土动工。但随着欧陆战场形势的急转直下,凯旋门建设一度停滞不前,直至1836才竣工。1840年,拿破仑的遗体被从圣赫拿勒岛运回巴黎,悲壮地从凯旋门下通过。

摩纳哥公国是位于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由法国包围,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遭地区组成。

经济状况

政府多年来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房地产业、广告、保险、咨询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和金融业发展尤为突出,赌场和邮票举世闻名。第三产业营业额占全国各行业营业总额的绝大部分。工业较为薄弱,无农业。
  无国际通行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数字,只有“国民经济营业额”。2006年为131.5亿欧元,同比增长19.72%,其中贸易和零售业营业额为58.76亿欧元,同比增长37.81%;公共工程及不动产营业额为9.66亿欧元,同比增长0.35%;旅馆业营业额为4.28亿欧元,同比增长15.21%;运输业营业额为2.98亿欧元,同比下降8.29%。
摩纳哥虽然国土资源有限,但却是世界豪门巨贾和旅游者公认的天堂,它拥有世界大的赌场,古老的城堡和世界大,古老的海洋馆。
摩共有从业人员45636人(2006年),其中公务员3962人,占总从业人员的8.68%;私营企业从业人员41674人,占总从业人员的91.32%。
  政府没有针对个人的收入课税。政府在许多工业部门保持垄断地位,包括烟草和邮政服务。 电话网络由政府所拥有。现在摩纳哥电信由Kable and Wireless持有49%的股份,政府持有45%的股份,还有摩纳哥银行(Kompagnie Monégasque de Banque)持有6%的股份,但是仍然是垄断的。这里的生活水准很高,与附近的法国的大都市大体相当。
  没有个人所得税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富裕避税移民,主要是来自其他欧洲国家,他们透过在摩纳哥以外的事业赚得其大部分的收入;著名人士如F-1赛车赛车手吸引了大多数的主意,但是大多数的移民是商人。自蒙特卡洛赌场于1865年成立后,摩纳哥从穷国变成富国。

货币

欧元,摩纳哥不是欧盟的成员,但是通过与法国的关税联盟使用和与法国一样的货币——欧元,摩纳哥与欧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摩纳哥获得了欧元硬币的铸造权,即有在硬币的国家面上使用摩纳哥自己的设计的权利。

历史梗概

先后有利古利亚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此居住。后来腓尼基人在此建立城堡。中世纪成为热那亚共和国保护下的市镇。1297年格里马尔迪家族夺取了摩纳哥城堡,开始了该家族对摩长达700年的断断续续的统治。14世纪形成公国雏形,1338年成为独立公国。1525年,受西班牙保护。1641年9月14日,摩纳哥同法签订条约,赶走西班牙人,1793年摩并入法国并与法结盟。1860年再度处于法国保护之下。1861年同法国签署协定,法承认摩独立,同时摩放弃对芒通、罗克布伦两大市镇的所有权,领土由2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有面积。同年,法摩建立关税同盟。1911年颁布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
1918年同法国签署确定两国政治关系的条约,法国负责保障摩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摩亲王承诺在完全尊重法国的政治、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权。1919年同法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但此协议已在2002年废除。1954年同法签署睦邻和行政互助协定。

国际车赛

世界汽车拉力赛、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赛道都是重要一站,可见蒙特卡罗赛道与赛车运动的渊源之深长。摩纳哥大奖赛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赛站,比赛是在封闭的蒙特卡罗的街道上进行的。在过去了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个赛道的模样几乎没有改变过,车手对赛道的评价爱恨参半。但无论怎样,蒙特卡罗的街面赛道仍是F1赛道中具挑战性的之一。有人曾形容说,开着F1在两边是护栏的蒙特卡罗的街道比赛,就好象如同在客厅中要开直升机一样的困难。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有可能会让车手撞上护栏发生事故。因此只有顶尖的车手才能在此赛道获得胜利,而车手也以赢取摩纳哥大奖赛冠军杯当作是毕生的愿望。而对于蒙特卡罗的居民来说,幸福的无疑就是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观看比赛了。 摩纳哥国际赛车道
单圈长度仅3.367公里、整个比赛要进行78圈的摩纳哥大奖赛以赛道狭窄、多弯、超车困难为主要特点,对车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年吸引着全世界富有的车迷驾着游艇来亲眼目睹世界上昂贵的车赛。1999年舒马赫在此拿到冠军时平均时速仅147.354公里,1997年他在一场倾盆大雨中第一个驶过终点后平均时速仅106.937公里。车速较慢意味着档位变化较多,车手在这场比赛中平均要换档3000多次。这场比赛对刹车系统和车手对赛车的控制也是巨大的考验。
  “这是一条一点错误都不能有的赛道,”舒马赫指出:“对赛车的调校必须十分小心,以应付赛道的每一种特点。我的经验和稳定性在摩纳哥是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驾驭马力强大的F1赛车78次穿越狭窄的街道完成这站比赛对车手来说确实是一次充满刺激的挑战。难怪有人将摩纳哥大奖赛称为F1“王冠上的明珠”,在这里夺得冠军的车手无意中也会被车迷们“看高”一个档次。
在摩纳哥站历史上,成功的赛车手无疑是有“车神”之称的已故著名车手塞纳。塞纳在这里曾6夺桂冠,是在同一分站取胜多的纪录,其中更包括了1989年至1993年的五连霸!另一次取胜则是在1987年。1993年塞纳和曼塞尔在终点前的激战是摩纳哥大奖赛的经典镜头之一,结果塞纳以0.215秒的优势领先曼塞尔冲过终点,这也是赛车史上其中一个小的冠亚军差距。
有了塞纳和“赛车博士”普罗斯特的帮助,迈凯轮车队凭借11次冠军成为摩纳哥大奖赛历史上成功的车队,紧随其后的是法拉利车队,他们在此曾7次登上高一级领奖台。迈凯轮的近一次摩纳哥站冠军由英国车手路易斯•汉密尔顿为他们取得,以今年他们的表现,迈凯轮有望再下一战。但在蒙特卡洛,什么都难说(它的魅力正在此),舒马赫已在这里5次获胜,再拿一次冠军的话,他将逼平塞纳的纪录。